您的位置:首页 > 教研中心 > 特色教学

游戏中的科学探索

作者:钟声教育   日期:2019-10-17

在新的科学教育理念的要求下,教师的科学教育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,在为幼儿设计和组织科学课研究活动时能够做到根据幼儿的兴趣、需要选择探究内容,使之贴近幼儿生活,能够依据探究目标为幼儿提供具有适宜结构的材料,并努力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。这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学习,加强实践研究和反思。

为全面贯彻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和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教育思想,逐步提高全园教师组织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的水平,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,创新科学教学模式,同时进一步提高科学教研能力,提升保教质量,我园开展了科学公开课观摩活动。

科学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是神秘、好玩的,对于老师们来说不易把握和深入。通过这次的科学领域教研活动,让老师们对科学领域的一些活动设计与组织有了更深的认识,也为所有老师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,相互交流,不断探索,不断反思的良好互动氛围,促进了幼儿园教师在科学领域方面的专业化成长!为了更好的启发幼儿,老师们去发现、去探究,对每个科学实验、实验过程,以及实验材料的都仔细研磨,查找资料,把科学的严谨作为第一要素。

《纲要》强调"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,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。"由此可见,科学教育的内容应当生活化。根据这一要求,我们的教师设计了诸如“花儿朵朵开”(了解纸有吸水性等特点)、“拉线飞轮”(观察纽扣在线上持续旋转的现象)、“各种各样的叶子”(多方位感知叶子的不同,尝试根据叶子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)、“有趣的指纹”(进一步理解指纹的独特性)、“油水分离”(认识液体具有不同的密度)、“沉与浮”(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)等,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探究活动。这些探究活动与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紧密相关,有助于帮助幼儿感受这些内容对自己和同伴的意义,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,真正体验到科学并不遥远,科学就在身边。

在小班幼儿"花儿朵朵"的探究活动中,教师投放白纸折成的花。由于纸具有吸水性,将这纸花轻轻投放到水中时,幼儿发现折成的花“开”了。通过实验和老师的指导,孩子们兴奋地总结道:“纸张具有吸水性”。

中班拉线飞轮”是一个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,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了十分高涨的积极性,教师操作做好的飞轮,使飞轮高速旋转,并将绳子张驰伸缩,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。

记录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,对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、促进幼儿知识经验的自我建构具有独特作用。幼儿学习记录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与结果,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。“各种各样的叶子”教学活动中,教师提供不同叶片,通过视、触、嗅,让幼儿体验,通过画笔以记录。沉与浮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对沉浮现象感兴趣,学习使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。

游戏既是科学活动的内容,又是科学活动的实施途径。将科学探究活动隐藏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时,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,也许从头到尾都是"玩"的过程。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,才能帮助教师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,逐步提高教师组织和指导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。